在中国有很多吟咏中秋的古诗词,其中最广为流传的就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其中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几乎是倒背如流,那么婵娟的意思是什么呢?跟着小编去学习一下吧。

婵娟的意思

婵娟作为词语,在古诗中一般是形容女子、花草树木等姿态美丽动人的样子,也可以形容月色皎洁的美好画面。在唐代诗人孟郊的乐府诗《婵娟篇》中,几乎是用“婵娟”一词将美好的事物全部形容了一遍;而在南唐后主李煜的《书灵筵手巾》中,婵娟指的是美女,即大周后周娥皇。

婵娟在《屈原》中指的是一个女子形象,她是屈原的一个女学生,也是屈原的侍女,看上去纯洁可爱,具有天真稚气,而且深明大义,爱憎分明。婵娟敬仰屈原的人格和品质,并严格遵照屈原的教导做人,她蔑视世俗的荣华富贵,具有敢于斗争的勇气和不畏权贵的骨气,始终和屈原站在同一边。

婵娟和屈原的故事

在战国时期,屈原因为反对腐败的政治,推行仁政,对外主张联合抗秦,由此遭受贵族大臣靳尚等人的强烈排斥和反对,靳尚利用楚怀王的昏聩及南后的贪婪,与张仪同流合污陷害屈原,在一次预谋好的酒宴歌舞上,南后假装喝醉了,屈原无奈只好搀扶,结果被楚怀王看见,屈原便被污蔑对南后图谋不轨,最后被革职囚禁于太庙。

此时屈原的学生婵娟听说自己的师父被诬陷了,于是到处寻找他的踪迹,在太庙重见时,已是饥寒交迫,屈原见状,立即用酒为婵娟暖身,殊不知酒中有毒,导致婵娟暴毙而亡,屈原悲愤填膺,把题有桔颂的纱巾覆盖在婵娟身上,在旁监禁的卫士被二人感动,救出了屈原,烧毁了太庙,与屈原共谋救国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