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作为我国记录语言、交流思想的工具,其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信息,据悉汉字从创立至今已有几千余年的历史,接下来就让小编带大家去看看中国汉字的历史都有什么吧。

中国汉字的历史

我国汉字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商代之前、贾湖刻符、双墩刻符、半坡陶符、青墩刻符、庄桥坟刻符、骨刻文、陶寺朱文、西周时期、秦汉时期、唐宋时期、新中国时期等共有16个发展过程,其中“书画同源”一说就来自于商代之前,而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贾湖刻符确定了在八千多年前文字就有雏形。

而后到殷商时期,这些还未完成的文字才正式演变成比较定型的“甲骨文”,这也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随着青铜器的大量使用,金文便诞生了,其是指刻在青铜的钟鼎和石鼓上的文字,不过因周朝封建割据,四分五裂各自为政,以至于各地的文字不同,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才将文字统一起来,此时的文字被称之为“小篆”。

从汉代开始至新中国成立之后,汉字经过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四个阶段,其中隶书起源于秦朝,但在东汉时期才达到巅峰,在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草书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其形成于汉,楷书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一种字体,而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

注意汉字除了字形之外,还有字音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字音是表示字义的唯一的手段,不过汉语中同音词较多,虽然读音相同而字形、字义不同,于是汉语的谐音便出现了,以表达耐人寻味的意思,要知道在封建社会言论没有现在这么开放,当老百姓有痛苦和对抗的情绪时,无法表达出来,这时就可以用汉字的谐音抒发情感。